• 茎尖脱毒马铃薯的丰产性与光合作用及磷素营养关系的研究

    孙慧生,孙秀丽

    <正> 马铃薯茎尖脱毒薯的增产效果已先后为国内各科研与生产单位所证实,一般增产30%以上,高者成倍增长。我所自1979年以来对山东省的主栽品种白头翁进行了脱毒与未脱毒的丰产性比较试验,证明脱毒的一级薯、二级薯和三级薯分别比未脱毒的对照增产

    1985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双高产栽培试验技术总结

    毕炳勤,江继先,赵厚彬

    <正> 1983年秋种至1984年秋种,我们在陵城区陵城镇刘家村进行了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双高产栽培试验,面积26亩,经市、县科委、农业局、区农技站等有关单位验收,小麦单产1034斤,玉米单产1489.6斤,全年单产达

    1985年02期 5-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用积温法进行粘虫长期预测的初步尝试

    宋广镇

    温度(T)与粘虫发育天数(N)呈反比函数关系,文献上常用NT=K表示,将发育起点温度(C)和标准误(Sk、Sc)考虑进去,推导出预测发生期的数学模式为N=K±Sk/T-(C±Sc)。用于预测时,既作加减运算,又作除法运算,况且各虫态都有各自的发育起点温度,使运算繁琐。笔者根据幂函数的性质,以偶函数取代奇函数,经过变通,归纳出预测发生期的数学模式为:K-aT_1~2-aT_2~2-……-aT_n~2=0,并根据前人对粘虫迁飞规律的研究,拟出了对粘虫进行长期预测的程序:以异地卵作主要预测虫态,以发生期预测为基础,分析发生趋势,发布长期预报。

    1985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红缘灯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初步研究

    严芝学,李建国,张元士

    <正> 红缘灯蛾(Amsacta lactinea Cramer)俗名秋毛虫,属鳞翘目,灯蛾科。为杂食性害虫,能为害农、林、果、蔬等近30种作物,常年主要为害玉米,喜食雌穗花丝,影响授粉,高龄幼虫还啃食玉米嫩粒,造成减产。据山东惠民地区1980—1982年的统

    1985年02期 10-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预测金龟甲防治适期的方法研究

    宋协松,亓树亮

    <正> 引言金龟甲的幼虫(蛴螬)是粮食、油料、糖料、蔬菜、牧草、林木及中草药等各种作物和许多植物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对花生的危害十分严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达70—80%,甚至颗粒无收。我们自1976年开始,对华北大黑等八种金龟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研究的过

    1985年02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小花蝽主要生物学及在棉田发生规律的研究

    黄星硕

    <正> 小花蝽是我区棉花蕾铃期主要天敌之一,其发生量占食虫蝽、蜘蛛、草蛉、瓢虫四大类捕食性天敌之首。为了做好保护利用工作,1981—1983年,我所对小花蝽的主要

    1985年02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观察

    许立瑞

    <正> 棉铃虫是我省棉花蕾铃期主要害虫。以往对其各发育阶段的存亡数量及致死因子研究较少。生态学的发展,运用生命表资料已成为研究分析昆虫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摸清我省集中棉区棉铃虫各发育阶段的存亡率、影响消亡率的主要因子及其对种群数量变动的关系,进而

    1985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银纹夜蛾防治指标的初步研究

    <正> 银纹夜蛾(Argyrogromma agnataStaudinger)是我区大豆的重要害虫。所谓大豆造桥虫是包括银纹夜蛾在内的一类取食大豆叶片的害虫,所以过去所提大豆造桥虫的防治指标是一个混合概念,不能科学地为防治提供依据。因此,1984年我们对银

    1985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玉米螟在啤酒花上的为害习性及防冶

    林雪琴

    <正>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c)是青岛地区啤酒花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幼虫期蛀食叶柄、球果和蔓,使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发生时造成绝产。通过多年笼罩自然场所接虫饲养,对玉米螟在酒花上的为害习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和防治试验,取得明显效果,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985年0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鲁南地区畜禽丝虫的调查研究

    张希增,彭贤文,赵振海

    <正> 地处山东省南部的临沂地区(以下称鲁南),原是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地区,据1957年全地区系统调查平均微丝蚴阳性率为15.3%,其中临沂、郯城、苍山、临沭等六县高达20%以上。经过多年的反复防治,已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

    1985年02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不同蛋白质饲料饲喂生长鸡的效果观察

    王和民,李韶标,余惠琴,王建霞,赵荣兴,张桂芝

    <正> 我们于1982年2月5日开始至6月24日结束,在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进行了棉籽饼、猪血粉部分或全部代替豆饼、鱼粉饲喂0—20周龄生长鸡的试验。一、试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选择4200只初生鉴别雏分为

    1985年02期 29-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氮磷钾化肥对高产夏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刘毅志,张漱茗,李新政

    <正> 关于提高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某些氨基酸浓度改善蛋白质品质的研究,虽然多依赖常规或诱变育种筛选高蛋白兼高赖氨酸优良品种的办法解决,但在学术观点上存在不同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谷类作物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浓度间为负相关;蛋白质与产量间通常也是负相关。然而,Johnson

    1985年0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1 ]
  • 中低产玉米大面积开发增产技术

    李连,徐源连,李承志,王兰君

    <正> 玉米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万亩左右,其中中低产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搞好中低产玉米的开发试验,对迅速提高玉米单产,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玉米生产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于1982~

    1985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产夏玉米主要生理指标的初步研究

    巩秀香

    <正> 本试验以早、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为试材,研究了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几个主要生理指标,现将三年观测结果简结如下:

    1985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优质棉花新品系“2352”简介

    元文乔

    <正> “2352”是山东省棉花研究所于1977—1982年育成的优质棉新品系,1981—1982年在黄河流域、山东省区试和生产试验,62点次平均亩产皮棉149.33斤,经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测定、试纺,主体长度31.51毫米,细度6110米/克,单纤维强力4.0克,

    1985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南蔗北移栽培技术初报

    史洪涛

    <正>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栽培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太阳能育苗技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南蔗北移已成为现实。如掖县1981年引进试种,1984年已扩大到全县各个乡镇,亩产甘蔗15,000斤左右,1985年计划种植千余亩。甘蔗是制糖业的重要原料,还可制造酒精。柠

    1985年02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特早熟夏播花生RH321

    邱庆树,鲁蓉蓉,禹山林,张代珍

    <正> RH321系本所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经多年选育而成。近几年,特别是1983—1984年,通过省内外更直播区试和大田生产示范,证明该品种是我国目前生育期最短、丰产性较好、抗逆性较强的一个特早熟夏播花生新品种。

    1985年0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棉花粗整枝技术与经济效益

    周朝举

    <正> 棉花生长期长,整枝用工多。为了探讨棉花整枝的新技术,达到增产、优质、省工的目的。我们用鲁棉1号、2号、3号、4号、5号、6号,28系、冀棉8号、中49、豫棉1号、河南69、徐州514

    1985年02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麦田套种夏大豆技术

    楚德朝,张丕军,张茂林

    <正> 麦田套种夏大豆技术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及光能利用率,促使麦豆增产的有效措施。我们在总结当地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经试验研究、技术改进,在我县已普遍用于生产,七年来累计推广面积131.27万亩,占夏大豆总面积的57.51%,增产幅度在10.78—22.8%,平均增产17.94%,经方差分析,增产效果呈极显著水平。其增产原因是:延长了大豆的生育期,充分利用了生育季

    1985年0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土壤含水量和种子粒重对大豆出苗及前期生长的影响

    高瞻,韩守良

    <正> 据文献记述,大豆种子发芽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0—24%。种子发芽时对水分的要求随种粒的大小而异,小粒比大粒需水量为少。但就植株的生育来说,大粒种子优于小粒种子长出的植株。本试验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土壤不同含水量和种子不同粒重对大豆出苗及生育前期营养生长的影响,供大豆生产参考。

    1985年02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山东省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初步调查

    张淑龄

    <正> 大豆孢囊线虫病,以前人们根据大豆地上部分的病症称为大豆萎黄病或大豆嫌地病,直到1952年,日本人一户稔发现其病原线虫,定名为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1952),由此种线虫所致大豆线虫病为大豆孢囊线虫病。此后,在世界各主要种植大豆的国家相继报道了此病,很多国家对它的分布都已调查得较为清楚,如美

    1985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乙磷铝对疫霉属致病菌的毒力试验

    周凯南

    <正> 乙磷铝(亚磷酸乙酯铝)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有机磷杀菌刹,其有效成份为0-三乙基磷酸铝,纯品为白色无臭味,溶解于水。据报道,对多种病害防效良好。一、试验材料

    1985年02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山东省鸟类区系名录(二)

    纪加义,柏玉昆

    1985年0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田间作物群体光合作用测定方法的改进

    万勇善

    <正> 大田作物群体的光合作用测定,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气流法和CO_2补偿法。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把CO_2分析仪、管道系统和电源等设备带入田间,并且为解决光合箱内升温问题,需配备制冷机、空调机等作为降温设备,结构较复杂,造价昂贵,普遍使用存在一定困难。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参考日本和美国的密闭式测法,并加以修改,以

    1985年02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农作物抗虫育种研究的进展

    李耀锽,王守民

    <正> 目前世界上昆虫约有一百多万种,其中害虫约有几千种,而显著为害作物的仅五百种左右。全世界害虫给农作物造成的损失约占产量的14%,经济损失每年超过十亿美元。培育和种植抗虫作物品种,可极大地减少害虫造成的损失。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引入了抗葡萄根瘤蚜的美国品种,拯救了濒于毁灭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酒工业。农作物抗虫性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二

    1985年02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赴美棉花考察报告(摘要)

    山东棉花学会赴美棉花科研生产考察组

    <正> 考察组一行五人于1984年8月25日至9月24日,对美国的棉花科研与生产进行了认真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得到美方各接待单位和专家的热情友好的接待,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考察任务。现将考察的几点主要情况简介如下: 一、当前美国棉花生产情况美国是一个生产棉花的大国,也是主要出口棉

    1985年02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报刊文摘

    <正> 畜牧业将在十个方面获得大发展——随着粮食大量地转化为畜产品,可以预见畜牧业在以下十个方面将有巨大发展。①饲料工业将以领先的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全国城乡星罗棋布地发展起来;②调整作物布局,增加高产优质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并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饲料青贮;③奶畜和乳品加工业将继续以较高速度因地制宜地向广

    1985年02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型棉花生长激素增棉灵通过鉴定

    <正> 由山东大学研制,山东大学与潍坊化工五厂联合试生产的新型棉花生长激素增棉灵,于1985年3月10日在潍坊市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增棉灵对于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效果明显,稳定,其反应主剂WS—2有机酸综合性能优良,反应过程无“三废”

    1985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