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专栏

  • 水稻光敏色素B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检测

    闫丽华;卢楠楠;和亚男;尹海波;谢先芝;

    光敏色素是植物重要的光受体之一,主要感受红光和远红光。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包括3个成员,即PHYA、PHYB和PHYC。我们已有研究表明PHYB在水稻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缺乏有效的水稻PHYB蛋白质抗体,极大地制约着PHYB基因作用机制的解析。在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水稻光敏色素家族3个成员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选取了PHYB蛋白质C端的特异多肽。在此基础上,分离了特异多肽对应的c DNA序列,将其克隆在原核表达载体p ET16b上,利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昔(IPTG)诱导、纯化获得了PHYB蛋白质特异性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PHYB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检测表明该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本研究为深入解析PHYB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必要保障。

    2017年08期 v.49;No.31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 桃果实CyPD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蛋白表达

    上官相超;胡顺卿;周杰;朱树华;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蛋白复合体,在细胞凋亡或坏死中具有重要作用。亲环蛋白D(Cy PD)是MPTP的重要组成蛋白,对线粒体引起的细胞凋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植物中该蛋白的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PCR、RACE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获得了肥城桃果实线粒体Cy PD基因c DNA序列,该序列全长663 bp,开放阅读框为615 bp,编码20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肥城桃Cy PD与苹果Cy PD蛋白在进化关系上最为亲密;蛋白质三维结构模拟表明,该蛋白含有2个α螺旋、8个β折叠结构;体外构建了p ET-32a-Cy PD重组表达载体,并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y PD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2017年08期 v.49;No.312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寡聚核苷酸FISH在鉴定小麦-单芒山羊草种质中的应用

    宫文萍;李建波;李豪圣;宋健民;刘爱峰;曹新有;韩冉;程敦公;赵振东;杨足君;刘成;刘建军;

    在小麦-单芒山羊草杂交种质鉴定研究中,尚缺乏可同时鉴定小麦和单芒山羊草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方法。本研究用寡聚核苷酸Oligo-p Sc119.2-1和Oligo-p Ta-535-1为探针的双色FISH和以(GAA)8为探针的单色FISH分别对小麦-单芒山羊草双二倍体、中国春-单芒山羊草附加系进行分析,建立了可以同时鉴定小麦和单芒山羊草全部染色体的FISH标准核型。同时,利用建立的FISH标准核型在1N附加系自交后代材料中发现了5BS.3BS和5BL.3BL易位,在5N附加系自交后代中发现5NL端部寡聚核苷酸序列删除现象,这为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异与表型变化的关系等提供了研究材料。此外,还在4N附加系自交后代中发现4B染色体丢失现象,造成该附加系自发形成4N(4B)代换系,为诱导产生涉及4N染色体的小麦-单芒山羊草罗伯逊易位系奠定了基础。

    2017年08期 v.49;No.312 12-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烤烟品种K326颜色量化分析

    王改丽;甄焕菊;郑宪滨;于建军;李悦;魏春阳;胡建军;

    为探索烤烟品种K326表面颜色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对14个不同产地不同部位K326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K326下部叶的明度(L*)、黄度(b*)和颜色饱和度(C*)较高,红度(a*)以上部叶最高;其表面颜色在长江中上游烟区具有"高L*、b*、C*值和低a*值"的成色特性。

    2017年08期 v.49;No.312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夏大豆新品种潍豆10号的选育

    陈雪;司玉君;曹其聪;

    潍豆10号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以G20作母本、潍豆6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2014年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为2 996.33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6.43%。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 267.75 kg/hm~2,比对照邯豆5号平均增产10.98%。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油、抗病,中抗花叶病毒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7号株系,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种植。

    2017年08期 v.49;No.312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 干旱—盐胁迫对花生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高荣嵘;杨莎;郭峰;孟静静;张佳蕾;于晓霞;李新国;万书波;

    以花生品种花育22和花育25为试材,对其幼苗实施干旱和盐胁迫处理,并通过测定其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来研究花生幼苗在干旱和盐交叉逆境胁迫下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花生幼苗在单一盐胁迫后,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且在干旱—盐交叉胁迫下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上升均较高。因此,可以初步断定,干旱预处理可以提高花生幼苗的抗盐性。

    2017年08期 v.49;No.312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小麦灌浆期籽粒累积钙的生理特性研究

    李鹏;张兆沛;郁飞燕;高晓凯;张联合;

    以小麦品种Soissons为试验材料,探讨灌浆期钙在籽粒中的累积特性以及籽粒与旗叶叶片、旗叶叶鞘、穗下节和节间、穗轴和颖壳中钙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灌浆时间延长,籽粒钙含量和钙累积速率逐渐降低,籽粒钙总量逐渐提高。相关分析显示,籽粒钙含量与叶片、叶鞘、穗下节和节间、穗轴和颖壳中的钙含量呈负相关。随着灌浆时间延长,节间、穗轴和颖壳钙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叶片和叶鞘钙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叶片和叶鞘钙并不能向籽粒中转运,籽粒钙主要来自根系的转运。

    2017年08期 v.49;No.31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头孢霉素与卡那霉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阮建;郭峰;李新国;史灵敏;田海莹;张会;万书波;彭振英;

    抗性筛选是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对花生组培苗的生长与生根有着显著影响。为了明确抗生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的敏感质量浓度,本试验以花生栽培品种丰花1号组培苗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与卡那霉素,检测花生组培苗的生根率及植株生长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0~250 mg/L的头孢霉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及植株生长基本无影响。卡那霉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影响较为显著,0~10 mg/L卡那霉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与生长基本无影响,10 mg/L卡那霉素条件下组培苗不长侧根,15 mg/L卡那霉素显著抑制根的伸长;切去不生根的组培苗底端后移入MS培养基又能重新生根,不切去底端的组培苗则不生根。经过75 mg/L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组培苗的生根率可达31%。本研究可为花生遗传转化后期根的诱导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017年08期 v.49;No.312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播期对商花5号发育、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陈雷;范小玉;李可;吴继华;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5个不同播期对夏花生商花5号发育、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生育期、出苗天数缩短,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减少,后期地上部干物质消耗加大;花生各主要性状均随播期推迟逐渐减少,6月5日、6月10日、6月15日播种的花生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6 027.81、5 558.36、5 027.80 kg/hm~2,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6月20日、6月25日播种的花生产量为3 994.46、3 838.91kg/hm~2,仍有一定的经济产量。因此,商花5号是耐晚播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5日—15日。

    2017年08期 v.49;No.312 38-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接改优对不同树龄枣树嫁接成活率与生长量的影响

    王翠香;刘丙花;韦岩海;张圣先;王艳涛;刘芳芳;韩传明;

    为探究不同树龄枣树高接改优对其嫁接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以金丝小枣和乐金4号为试材,利用插皮接法进行高接改优,调查成活率、生长量、干径、树高和冠幅。结果表明,金丝小枣不同嫁接树龄之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一年生枝生长量差异显著,树龄越大,生长量越小。

    2017年08期 v.49;No.312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遮阴对夏黑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勃;李秀杰;韩真;李晨;招雪晴;逯志斐;

    以4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设置不遮阴(CK)、52%遮阴(Z1)和74%遮阴(Z2)3个处理,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夏黑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率的增加,植株枝条变细变长,径髓比增大,叶片增大,但叶绿素含量降低,营养生长受抑制;遮光处理后,坐果率降低,果穗和果实变小,产量降低,果实品质变差。

    2017年08期 v.49;No.312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微生物

  • 20种药用植物的苗期耐盐性及其评价

    田淑慧;陶翠霞;张锋;

    为丰富药用植物耐盐性理论,以20种常用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进行试验。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测定盐胁迫下药用植物种子的出苗率、叶片含水量、叶片脯氨酸含量、苗期干物质积累量,并通过计算20种药用植物的耐盐指数隶属函数值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黄、紫苏、薄荷、决明子耐盐,可在中度以下盐渍地种植;知母、黄芪、黄芩具有一定耐盐性,可在中低度盐渍地种植;苦参、鸡冠花、薏米对盐分低度敏感,可在轻盐地块种植;紫花地丁、益母草、蒲公英、射干、板蓝根、防风、丹参对盐中度敏感,可尝试在轻盐渍地种植;徐长卿、石竹、牛膝对盐最敏感,不适宜在盐渍土上种植。

    2017年08期 v.49;No.312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杜仲树皮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王伟;文欢;汪颀浩;张大燕;彭成;高继海;

    以广元市旺苍县4个样区136份杜仲树皮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其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活立木树皮产量测算方法测算树皮产量,研究杜仲树皮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与树龄、株高、胸径及皮厚的相关性,为旺苍县杜仲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有效参考。结果表明:4个样区的杜仲树皮绿原酸含量0.079%~1.208%,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0.068%~5.251%,树皮平均年产量0.03~2.56 kg。树龄为6~28年杜仲树皮,活性成分含量主要与树龄、胸径呈负相关,产量与树龄、株高、胸径、皮厚呈正相关。因此,可以将树龄和胸径2个指标优先纳入旺苍县优良杜仲的选育工作中。

    2017年08期 v.49;No.312 55-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双孢蘑菇新菌株蛋白质的营养评价与分析

    韩彦飞;刘苗苗;徐丽丽;郭立忠;

    本研究测定了双孢蘑菇亲本FA15与突变株FA15-5、FA15-6子实体的氨基酸含量,并利用非生物学指标,以鸡蛋蛋白为标准蛋白,以WHO/FAO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亲本与两个突变株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6.99%、39.31%、36.53%。亲本和突变株的限制性氨基酸均为异亮氨酸。氨基酸评分(AAS)显示,FA15-5、FA15-6比FA15分别低31.71%高25.00%。突变株FA15-6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较FA15高39.97%,生物价(BV)较FA15高54.73%,营养指数(NI)值较FA15高40.00%。因此,在营养价值方面,FA15-6是优于亲本的良好突变菌株。

    2017年08期 v.49;No.312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具有除草活性的海洋放线菌筛选与鉴定

    刘兆良;袁忠林;周长健;罗兰;

    以小麦为初筛靶标生物,筛选到3株对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的海洋放线菌。采用平皿法以反枝苋、生菜和黄瓜为供试植物,测定3株海洋放线菌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菌株SLR2、GC3、AF2发酵液的上清液对反枝苋、生菜和黄瓜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3种菌株发酵液的上清液对反枝苋幼根和幼芽的抑制率为100%,5倍稀释液对反枝苋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SLR2、GC3发酵液的上清液对生菜生长的抑制率为95.1%~100%和80.9%~100%;SLR2发酵液的上清液对黄瓜生长的抑制率为73.8%~77.4%。根据形态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SLR2、GC3和AF2鉴定为原小单孢菌Promicromonospora umidemergens、浅多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luricolorescens和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s。

    2017年08期 v.49;No.312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植物营养·土壤肥料

  • 硅钙钾肥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辛承松;罗振;孔祥强;代建龙;董合忠;张祥宗;

    试验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上进行,以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鲁棉研28号为试材,研究了硅钙钾肥施用对盐碱地棉花K~+、Na~+吸收积累、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改良和棉花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硅钙钾肥作为基肥施用明显增加盐碱地棉花的K~+吸收积累量、减少Na~+吸收积累量;硅钙钾肥的施用还可维持较高的棉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强棉花抗逆性,增加棉株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棉花产量。棉花皮棉产量以在常规施肥量(CK)的基础上,加施硅钙钾肥750 kg/hm~2的处理较高,比对照增加6.9%,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合理增施硅钙钾肥,对改良盐碱地土壤、增强棉花抗逆性、提高棉花产量均具有良好作用。

    2017年08期 v.49;No.31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控释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子双;谭德水;李洪杰;王薇;赵同凯;

    为了探求适宜鲁西北地区的冬小麦缓控释肥品种,通过两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控释肥对冬小麦群体结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当地优化施肥(OPT)相比,三种控释肥处理(CRFA、CRFB、CRFD)能有效调控冬小麦群体,在产量、收获指数和氮素转运比例方面无显著差异,能达到预期目标。与OPT相比,CRFA、CRFB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09个百分点和4.33个百分点。综合分析得出,与当地优化施肥相比,CRFA和CRFB的养分释放特性更符合当地冬小麦生长规律,其次是CRFD处理施用的控释肥。

    2017年08期 v.49;No.312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有机物料速效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郑福丽;张柏松;崔荣宗;魏建林;李国生;李燕;谭德水;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有机物料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的释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豆粕有机肥(150 d)矿质氮释放量为8.04%,有效磷释放量为75.96%,随培养时间延长其释放量逐渐下降,速效钾释放量为23.44%,与培养时间长短没有相关性。供试条件下,施入糖渣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但培养时间长短对其没有明显影响,施入糖渣后抑制了土壤氮素的矿化,其矿质氮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处理。菌渣施入土壤也抑制了土壤氮素的矿化,整个培养期间矿质氮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处理,随培养时间延长速效钾释放量逐渐下降,菌渣Ⅰ和菌渣Ⅱ(150 d)速效钾释放量分别为28.31%和17.34%,施用菌渣Ⅰ对土壤有效磷没有影响,菌渣Ⅱ处理随培养时间延长释放量逐渐增加,培养150 d时有效磷释放量为46.08%。

    2017年08期 v.49;No.312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粉煤灰、磷矿粉与鸡粪配施对果园酸性土壤修复效应及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敬夫;刘金鑫;张忠兰;杨守军;史淑一;

    通过不同比例的粉煤灰、磷矿粉和鸡粪混合施用,研究其对果园酸性土壤修复效应及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空白对照,处理2:粉煤灰3 150 kg/hm~2+磷矿粉3 150 kg/hm~2+鸡粪5 250 kg/hm~2,处理3:粉煤灰2 100 kg/hm~2+磷矿粉2 100 kg/hm~2+鸡粪10 500 kg/hm~2,处理4:粉煤灰1 050kg/hm~2+磷矿粉1 050 kg/hm~2+鸡粪15 750 kg/hm~2。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处理2、3、4土壤pH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0.57%、27.73%、24.88%;处理3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以及微生物总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土壤缓冲能力低于处理4,有效磷含量低于处理2;处理3果实产量最高,品质最优,但与处理4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本试验条件下粉煤灰2 100 kg/hm~2+磷矿粉2 100 kg/hm~2+鸡粪10 500 kg/hm~2能有效地改良果园酸性土壤,促进果实增产提质。

    2017年08期 v.49;No.312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浓度鸡粪沼液对露地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洪涛;王英姿;姜法祥;董泰丽;付传翠;

    为研究鸡粪发酵沼液对露地栽培韭菜产量、品质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在韭菜生长期冲施稀释10、20、30、40、50倍5种不同浓度的鸡粪沼液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沼液可增加韭菜产量,提高韭菜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及VC含量,并降低纤维素含量,但对韭菜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在韭菜生长期间应以鸡粪沼液稀释40倍冲施2次为宜。

    2017年08期 v.49;No.312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对石漠化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以沾益县官麦地小流域为例

    柏勇;杜静;杨婷婷;王正选;邱金亮;李靖;

    为了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石漠化地区的治理效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以云南沾益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水保林、坡耕地+巨菌草、坡改梯耕地、经果林等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石漠化径流小区涵养水源和保护与改良土壤等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石漠化地区实施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后的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不同,其中,经果林、梯地、水保林的土壤涵养水源能力较好。(2)水保林、经果林、梯地能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有机质含量等。综合分析表明:水保林、经果林、梯地、坡耕地在涵养水源、保护与改良土壤等生态服务功能方面优于荒山草地。

    2017年08期 v.49;No.312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新疆1995—2014年水资源评价

    余册册;赵先贵;葛孟尧;

    基于水足迹理论,对新疆1995—2014年的水足迹进行研究,并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5—2014年新疆人均水足迹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847.67 m~3增长到2014年的1 090.17 m~3。2014年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的人均水足迹大于人均水资源量,其他地区(市)的人均水足迹均小于人均水资源量。新疆水资源压力指数最大的是克拉玛依市和乌鲁木齐市,最小的是克州和阿勒泰地区。新疆1995—2014年水资源集约利用度增长明显,2014年是1995年的6.39倍。为了实现新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发展高效农业,控制农业用水,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战略转移,同时改善和保护流域的生态环境。

    2017年08期 v.49;No.312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植物保护·农业气象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分离株同源重复区hr5的结构功能分析

    刘惠芬;衣葵花;刘文光;李智峰;李云芝;

    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Splt NPVⅡ)基因组DNA中的同源重复区hr5的结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plt NPVⅡhr5大小为389 bp,含有3个64 bp不完全回文序列,回文序列的中心均含有1个PvuⅠ限制性酶切位点,并且存在1个与病毒基因组DNA复制相关的motif(CGATT)基序。瞬时表达分析表明,hr5在野生型病毒感染和未感染的细胞中均具有增强早期基因ie1启动子活性的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r5在野生型病毒作为辅助病毒时,具有基因组DNA复制起始原点的功能。研究证明Splt NPVⅡhr5具有复制起始原点和增强子的双功能作用。

    2017年08期 v.49;No.312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麦腐霉根腐病原鉴定Ⅰ

    张悦丽;张博;马立国;李长松;田淑慧;祁凯;齐军山;

    2015年冬小麦返青期,山东省青岛市、临沂市的冬小麦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叶片出现萎蔫症状,植株矮小,生长不良,毛细根上出现似开水烫过样水渍状病斑,重者小麦根系及茎基部变褐。本研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两地冬小麦根腐病(称为腐霉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刺腐霉(Pythium spinosum),该病原菌菌落白色,菌丝发达,分枝繁茂。该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腐霉根腐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08期 v.49;No.312 104-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地熊蜂和意大利蜜蜂授粉对设施樱桃落花落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周浩;翟一凡;邵莒南;吴光安;陈浩;门兴元;于毅;郑礼;

    利用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为设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授粉,观察两种蜂授粉后对果树的落花落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熊蜂授粉的红灯、大紫和红蜜3个樱桃品种落花率分别为31.5%、31.0%和29.2%,均显著低于意大利蜜蜂授粉处理;红灯和红蜜第一次落果率分别为3.1%和3.9%,显著低于意大利蜜蜂授粉;大紫第一次落果率为3.1%,低于意大利蜜蜂授粉,但差异不显著;地熊蜂授粉的红灯、大紫和红蜜的坐果率分别为58.8%、59.8%和57.1%,均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处理。另外,经过地熊蜂授粉的樱桃单果重分别为10.3、8.8 g和7.1 g,糖酸比分别为26.7%、24.5%和30.5%,也均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授粉处理。以上结果表明地熊蜂授粉不仅可以提高设施樱桃的授粉受精率,还可以改善果实风味,提升果实品质。

    2017年08期 v.49;No.312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亚洲玉米螟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孙艺昕;门兴元;于毅;张思聪;夏小菊;叶保华;李丽莉;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目前以化学防治为主。为寻求一种可持续的防治方法,本文从14株白僵菌菌株中初步筛选出对亚洲玉米螟致病力较强的6株白僵菌YB15、YB8、TB1126、TB1358、YB32、TB7,其致死中时间分别为0.66、1.44、1.29、0.99、1.42、1.28 d。同时测定了这6株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产孢量大、萌发率高及毒力较强的球孢白僵菌YB15,在26℃条件下,该菌株浓度为1×10~9孢子·m L~(-1)时,亚洲玉米螟老熟幼虫死亡率达到96.67%,感染僵死率达到73.33%。在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2017年08期 v.49;No.312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7种常用农药对丽蚜小蜂的毒力测定

    尹园园;陈浩;翟一凡;林清彩;戴争;张安盛;于毅;郑礼;

    为明确田间常用药剂对丽蚜小蜂的影响,测定了7种常用杀虫、杀菌及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丽蚜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杀虫剂丁硫克百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丽蚜小蜂的毒力最大,对成蜂的LC_(50)分别为2.11×10~(-2)、1.07 mg/L,几种杀菌剂(戊唑醇、甲霜·恶霉灵、叶枯唑、辛菌胺醋酸盐)对丽蚜小蜂的毒力较小。丽蚜小蜂不同发育阶段对药剂的敏感性也有所差异,其中成蜂对药剂最敏感。在释放丽蚜小蜂的过程中,禁止使用杀虫剂丁硫克百威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其它几种药剂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期适量使用。

    2017年08期 v.49;No.31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密度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房锋;魏代平;李美;高兴祥;李健;李燕;

    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为麦田恶性杂草,目前在黄淮海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主产区麦田有分布、危害。为明确该草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特点和程度,2013—2015年在济南市研究了67.5、135.0、202.5 kg/hm~23个小麦播种量下,不同密度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小麦播种量下,大穗看麦娘密度为10株/m~2时小麦产量减产率达10.4%、6.6%、4.6%,草密度各为280、240、240株/m~2时小麦产量减产率为57.3%、62.3%、52.3%。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密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小麦播种量67.5 kg/hm~2、草密度为28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减少57.5%;小麦播种量135.0 kg/hm~2和202.5 kg/hm~2、杂草密度均为2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分别减少54.6%和36.2%。适时防除和适当密植可有效减轻大穗看麦娘危害。

    2017年08期 v.49;No.312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矮化中间砧短枝富士苹果Ca、N含量对苦痘病发病特征的影响

    余贤美;聂佩显;薛晓敏;安淼;王金政;

    为研究果实Ca、N含量对苹果苦痘病发病特征的影响,笔者以矮化中间砧短枝富士苹果(天红2号/SH/八龙海棠)为试材,测定了健康果实、发病果实以及病果不同部位的Ca、N含量。结果显示,发病果实的全Ca量显著低于健康果实,全N量和N/Ca值均高于健康果实;发病程度越严重,全Ca量降低的越多,全N量和N/Ca值增加的越多。与健康果实相比,病果病斑部位的全Ca降低量和N/Ca比值增加量均大于无病斑部位,而无病斑部位的全N增加量大于病斑部位。说明苦痘病对果实Ca、N含量影响较大,而且,对病果不同部位的影响也有差异。本试验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苹果苦痘病对果实P、K等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奠定基础,并为苹果苦痘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08期 v.49;No.312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畜牧兽医·蚕桑水产

  • 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在5个地方鸡种中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周艳;雷秋霞;韩海霞;李福伟;高金波;刘玮;逯岩;曹顶国;

    本试验采用PCR-SSCP和PCR-RFLP方法分析了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在5个地方鸡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在5个供试鸡群体中检测到两个突变位点。在NC_006089.4:g.54 C>G位点中,CC基因型在莱芜黑鸡和琅琊鸡中均没有检测到,CG杂合型在汶上芦花鸡中表现为优势基因型,突变型GG基因型在其余4个群体中表现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G在所有供试群体中表现为优势等位基因。在NC_006089.4:g.315位点中,GT杂合型在汶上芦花鸡中表现为优势基因型,GG野生型在其余4个群体中表现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G在除汶上芦花鸡以外的4个群体中表现为优势等位基因。

    2017年08期 v.49;No.312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发酵豆粕对断奶~2月龄肉兔生长发育、血清生化及肠道发育的影响

    孙海涛;杨丽萍;姜文学;麻名文;孙作为;白莉雅;高淑霞;

    为研究饲粮不同发酵豆粕水平对断奶~2月龄肉兔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748±50)g的断奶肉兔150只,随机分成5组,各组间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3%、6%、9%和12%发酵豆粕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3 d。结果表明:饲粮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ADI)、平均日增重(ADG)、料肉比(F/G)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血清尿素氮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62),对血清胆固醇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十二指肠绒毛高度、肥大细胞数量及乳酸菌、大肠杆菌含量影响显著(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饲粮不同发酵豆粕水平对断奶~2月龄肉兔的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促进其肠道发育,改善盲肠微生物菌群。

    2017年08期 v.49;No.312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断喙方式对育雏鸡生产性能和抗体滴度的影响

    李福伟;高金波;刘玮;韩海霞;雷秋霞;周艳;曹顶国;赵景鹏;王长青;仲菊;

    本试验把同批1日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1日龄红外线断喙和14日龄人工断喙,研究两种断喙方式对育雏鸡生产性能和抗体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线断喙1周末的平均日耗料量为11.27 g,小于人工断喙的11.50 g,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断喙方式对每周末体重增重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红外线断喙1周末的死淘率高于人工断喙,但差异不显著(P>0.05),3周人工断喙死淘率高于红外线断喙,差异不显著(P>0.05);在35日龄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V)和传染性法氏囊炎(IBDV)抗体滴度两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种断喙方式对鸡只第一周的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对1周后生产性能影响不大。

    2017年08期 v.49;No.312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信息技术·农业工程

  • 基于GF-1影像的冬小麦面积提取及年际变化动态监测

    李峰;谢磊;王昊;秦泉;赵红;

    为探讨国产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在作物面积提取中的适用性,以冬小麦主产区山东省菏泽市为研究区域,利用GF-1卫星携带的多光谱宽幅相机(WFV)16米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以菏泽市土地利用类型和野外地面调查数据作为辅助,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和监督分类—最大似然分类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区解译方式,分别提取出菏泽市2014和2015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和分布区域,并利用地面样方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同时开展年际变化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以GF-1/WFV 16米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将多源信息引入决策树和监督分类模型,进行种植结构复杂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方法是可行的。GF-1/WFV 16米影像在作物面积遥感监测业务运行中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2014和2015年菏泽市冬小麦位置提取精度分别达到96.5%和96.7%,面积总量提取精度分别达到96.8%和95.0%;遥感提取的两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均略小于官方提供的统计数据,但两者呈现出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菏泽市两年间的冬小麦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

    2017年08期 v.49;No.312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施肥处理两夏玉米品种穗位叶光谱特征比较

    牛鲁燕;孙家波;郑纪业;张晓艳;

    为了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夏玉米叶片的光谱反射率特征,利用高光谱近地遥感技术,采集五种施肥处理(CK,控释肥K40和K30,复合肥F50+N和F40+N)下不同生育期登海605(DH605)和鲁单981(LD981)的穗位叶高光谱图像,利用ENVI软件提取光谱反射率。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两夏玉米品种穗位叶的反射波谱曲线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出在绿波段(550 nm左右)有1个反射峰,在近红外波段(760~1 050 nm)有1个较高的反射率平台。在光谱曲线表现特征上,玉米生长前期(抽穗-灌浆期),DH605和LD981均以不施肥处理的光谱反射率最高,且DH605明显高于LD981;其次分别为K30和F40+N处理。玉米生长后期(灌浆-蜡熟期),DH605和LD981分别以K30和F40+N处理的光谱反射率最高,明显高于CK和其他施肥处理。在施用复合肥的条件下,除了灌浆后期外,其他生育期LD981穗位叶的高光谱反射率值略大于DH605,但差别较小;而在施用控释肥的条件下,在蜡熟-完熟期,LD981穗位叶的高光谱反射率值明显高于其他生育期的高光谱反射率值,也明显高于DH605在该时期的高光谱反射率值,其他生育期LD981穗位叶的高光谱反射率值与DH605无明显差异。

    2017年08期 v.49;No.312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献综述与专论

  • 产地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发生特点及应对措施研究

    董燕婕;赵善仓;李祥洲;郭栋梁;王磊;高磊;张树秋;

    产地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舆情的源头。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等形式,分析了2013—2015年引发产地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重点品种和重点环节,以"毒生姜"为典型案例,分析了产地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应对措施。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了产地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和应对的建议,为相关部门的舆情监测和应对提供参考。

    2017年08期 v.49;No.312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孙晨曦;彭岩波;谢刚;

    近年来山东省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总产值居全国首位,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查阅,对山东省畜禽养殖的种类、数量、分布及污染特征做出梳理,以期为农村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017年08期 v.49;No.312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普通小麦春化作用研究进展

    冯岳;褚蔚;樊庆琦;黄承彦;隋新霞;崔德周;楚秀生;

    春化是小麦品种的重要性状,直接影响着小麦品种的种植范围和利用效率。本文从小麦冬春性鉴定方法、鉴定指标、春化相关基因及分子机理等方面入手,综述了小麦冬春性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目前常用小麦冬春性鉴定方法并总结了依靠自然低温春化鉴定的利弊。对目前小麦春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小麦冬春性分子机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小麦冬春性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2017年08期 v.49;No.312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小麦黄花叶病研究进展

    李鹏;崔正勇;高国强;孙明柱;张凤云;李新华;

    小麦黄花叶病是一种土传病毒病害,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毒病之一,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小麦黄花叶病的病原与传播介体、发病规律与表现,总结了针对小麦黄花叶病开展的分子生物学和育种学研究,以期对小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2017年08期 v.49;No.312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山东農業科学》征稿简则

    <正>《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和新技术。刊物主要栏目有生物技术、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耕作栽培与生理生化,资源环境、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药用植物与微生物,植物保护与农业气象,畜牧兽医与蚕桑水产,贮藏加工与分析检测,信息技术

    2017年08期 v.49;No.312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