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刚
<正>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建于1959年3月14日,今年是建院三十周年.如果从1946年在解放区莒南县成立省农业实验所开始进行农业科研工作时算起,已有四十三年的历史了.四十多年来,山东省农科院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沿着科研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农作物、土肥、植保、果树、蔬菜、畜牧兽医、蚕业、原子能农业应用、科技
1989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学曾,王忠孝,许金芳,罗瑶年,刘玉敬
研究结果表明,穗粒数与千粒重比较,前者是一项易变的因素,并对产量的影响更大些.抽丝到抽丝后14天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而抽丝到抽丝后24天中改善营养对千粒重较重要,加强抽丝到抽丝后24天的管理可增加产量.育种上可以把粒重较高、穗粒数稳定作为高产品种的选择指标.
1989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张思苏,刘光臻,余美炎,王在序,孙俊福,高占峰
1985~1986年应用~(15)N标记氮肥,对不同氮磷配比的肥料效应及花生对氮磷肥的吸收利用进行了研究.两年三组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氮含量低(5~6级)、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3级)的土壤条件下,磷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高于氮肥,氮磷配施好于氮磷单施,N:P=1:1.5效果最佳,其次是1:1和1:2.大田微区氮磷配施,氮肥利用率提高4.9%,氮肥在土壤中残留率增加3.6%,氮肥损失率减少8.5%.
1989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郑继法,沈东玲,朱汉城
根据1985~1986年对菜豆细菌性疫病病原细菌个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和血清学特性等几个方面的试验结果,证明该菌为菜豆疫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pv.phaseolus vulgaris(E.F.Smith)Dowson].供试菌株在细菌学性状等方面与Florence Hedges(1924)[8]报道完全一致.
1989年02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春璈,阎青
通过系统诊断确诊,某警犬育种场和信鸽育种场死亡的警犬和信鸽,系食用含敌鼠钠盐(Diphacine—Na)的高粱而引起的慢性中毒.主要临床症状为内外出血和黄疸.中、轻症病犬肌注维生素K_1有良好治疗效果.重病犬可静脉注射25%葡萄糖、氢化考地松、维生素K_1和维生素C.
1989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常亮,柳春皋,于同福,于修臣,赵启田,刘金华,段谊章,申恒宝
蓝狐,又名北极狐(Arctic Fox),是抗寒能力很强的食肉动物.蓝狐皮是高档裘皮.发展养狐业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扩大出口创汇的一门新兴产业.本文详述了蓝狐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饲养与繁殖技术.人工饲养,动物性饲料占70~80%,谷物饲料占15~25%,蔬菜占5~10%,添加饲料约占2%.蓝狐胎平均产仔10头左右,成活率80%以上.
1989年02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闻兆令,何友启,唐永团,陈兆炯,柳春皋
地处沂蒙山区长虹岭中部的莒县夏庄镇通过1981~1988年模式栽培研究与开发,全镇3万亩花生连续五年亩产300公斤.技术要点是:深耕30厘米以上,适当压沙压土改良结果土层;结合起垅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配方施化肥,N4公斤,P_2O_5和K_2O各6公斤;选用花37,徐州68—4,海花1号等大果品种;每亩种植9500墩左右(每墩2株),花距40~45厘米,墩距16~17厘米;采用前促中控后保的管理措施,培植株高40厘米左右、后期茎枝青秀不衰矮壮苗.
1989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永年
在滨海盐碱稻区实行中春稻——冬小麦——夏稻——晚春稻三年四作,将全场土地分成三片,每年种一片中熟春稻、一片晚熟春稻和一片麦茬稻.并实行秸秆还田,克服了常年种稻严重减产的现象,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了农活和用水矛盾,使稻麦产量逐年提高.
1989年02期 25-2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宪明,于福祥,王福平,段云
收麦时留茬20厘米,待夏播作物出苗后,适时刨茬1~2遍,使根茬散铺于地表,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对小麦、玉米当季、后季均有显著增产效果,比用麦秸追捕盖田省工节能,是养地增产、增强农业后劲的一种简易形式.
1989年02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秀生,位林清,程绍义
<正> 芋头是莱阳市的特产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早在1678年康熙《莱阳县志》就有记载,1935年以前就已大量出口日本及东南亚诸国.近年来莱阳芋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发展到近5万亩,年出口冻芋仔达800~1000吨,出口数量为全国最多的县、市.莱阳冻芋仔在1988年春季日本博览会上被评为优质出口产品.但莱阳芋头仍是靠传统的种
1989年0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友启,靳会民,王焕芝,刘洪章,闻兆令,唐永团,田洪秀
<正> 为解决发展西瓜生产与粮油争地的矛盾,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我们于1986年在甘薯、花生沟里提前套种西瓜,采用双膜覆盖栽培获得成功.在不影响甘薯、花生产量的前提下,利用甘薯、花生封垅前的时间和空间,增收一季西瓜,效益显著.到1988年示范推广3500亩(其中甘薯套种西瓜2000亩,花生套种西瓜1500亩),平均亩产西瓜1500~1800公斤,比甘薯、花生单作平
1989年02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耿爱民,李凤云
中山青,Hg-10是适于花生、水稻、棉花等茬前早春闲地上种植的高效益食用菜碗豆,本文介绍了它们的特征特性和填闲栽培技术要点.指出了推广这一填闲种植的潜力和前景.
1989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炳和
<正> 胶州市位于青岛市区的西北部,属缓坡丘陵区,缓坡岭地和微斜坡地面积大,适于种植小麦、玉米、甘薯和花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于1984~1986年对不同作物的轮作方式进行了大田对比试验,证明麦薯油轮作在当地旱作中具有优势.现将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好的两种方式简介如下.
198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耿爱民,李道源,赵洪鸣,樊青岭,孙新利
本文分析了飞沙区花生低产原因,提出了备齐两套品种,等雨抢播,遇雨追肥,充分利用湿热同期的雨季丰水期,兴利避害,顺应自然的飞沙区花生栽培对策.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措施.
1989年02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成宽,汪嘉霖,石瑞常,杨淑琴
<正> 我省柞蚕通常是一年放养两季,春放种秋放丝;部分一化地区,则种、丝茧均系春放.春季正是柞树萌发生长期,因产叶量少,产茧量低,工效差.春季干旱多风,柞叶老化快,移蚕次数多,既浪费饲料摧残柞树生长,又影响亩柞产茧量.因此,改放一季秋蚕是养柞增茧,提高柞蚕经济效益,急需解决的问题.
1989年0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玉堂
<正> 麦叶蜂Dclerus tritici Chu是东平县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害虫,一般年份为害损失不大,严重发生时可使小麦穗粒数显著减少,导致减产.作者于1984~1986年对其进行研究,简报如下:
1989年0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奉才,高华成,迮福惠,张化德
<正> 烟台地区小麦主要害虫以麦蚜、粘虫为主.多年来生产上大部采用乐果、敌百虫等防治,虽收到良好效果,但对天敌杀伤较大,因而破坏了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制约关系.为了解决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矛盾,更好地发挥天敌的作用,笔者于1984~1987年进行了抗蚜威、除虫脲防治小麦害虫试验、示范,取得良好效果.
1989年02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董廷宣
<正> 桑天牛(Apriona japonica Thomson)是危害桑树枝干的重要害虫,近年在我省各蚕区普遍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影响着桑园的产量及养蚕生产.为寻找有效防治措施,掌握关键用药时期与种类,以确保桑园高产稳产,我们于1984~1986年在潍坊、烟台、青州等地对桑天牛的发生为害进行了调查,并做了药剂防治试验.一、危害情况
1989年02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于振国
<正> 近几年,作物的立体种植,显示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临沂地区茶叶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茶农在茶树间作上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兹根据我站多年的试验和对临沂地区茶园间作情况的调查研究,谈谈有关茶树间作的几个问题.
1989年02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志勇,周绍美
<正> 最优设计就是从试验误差方差为最小的基本目的出发得出的一种设计方法.然而人们仍想在提高试验精度的同时,尽量缩小试验的规模,减少剩余自由度,提高试验效率.效率最高的回归试验就是要确定的未知参数个数与试验点的个数相等,也就是回归自由度与总体自由度相等.这种设计就称为饱和设计.由于它没有剩余自由度,因而无法估计误差.若想进行误差估计,应当设置若干个重复.
1989年02期 46-4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7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坚
<正> 为引进日本苹果栽培新技术,促进我县果业生产的发展,应日方东根市市长的邀请,我县组成了赴日果树考察团.从1988年4月26日到5月5日历时10天,重点考察了山形、长野两个县的果树试验场和八个果树专营户及果蔬批发市场等.本文主要介绍山形县的果树栽培特点.
1989年02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宽
<正> 温州60天花球洁白,紧密,花型端正,成熟整齐,风味佳,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株高45~60厘米,开展度65~70厘米.叶片较平滑,色灰绿,叶蜡多,花球白,无茸毛,质地鲜嫩略甜,球型高圆,花球高11~14厘米,球宽16~25厘米,一般花球个重0.75~1.5公斤,亩产1500~1750公斤左右,适于10月中旬上市.迟种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花球大的达1.5~2公斤.在浙江生育期65~70天,耐热、耐肥,抗病能力强,适
1989年02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